门源县自然资源局:“多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堡垒”
自进入汛期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州、县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精神,门源县自然资源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思想上零懈怠、工作上零疏漏”的态度,多措并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用心用情构筑起安全“堡垒”,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排查+治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针对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严峻态势,根据省、州、县委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门源县东川镇碱沟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安置项目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及时联合省厅技术支撑单位、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前隐患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5次,共出动人员152人次,车辆76台次,累计排查隐患点302处,其中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76处,不在册及隐患点区域外临沟、临崖、临坡等易发地质灾害的特殊区域隐患126处。后期将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制度,加大巡查排查力度,确保早发现、早处置。年内实施的国债项目《门源县东川镇碱沟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安置项目》总投资3675万元,涉及搬迁户245户,采取统规统建和自行购房两种安置方式,其中统规统建134户,自行购房安置111户,通过搬迁避让项目的实施,彻底消除了碱沟村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门源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总投资528万元,主要对县域内急需治理的12处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通过应急部门争取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项,总投资585万元,涉及隐患点4处,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方案优化工作,计划于7月初开工建设。通过工程治理,有效处置一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
“宣传+培训”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以“地球日”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册、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累计发放宣传册300余份、宣传单500余份、宣传横幅2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2月24日,协同泉口镇人民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4月28日,对全县地质灾害负责人、业务人员及群测群防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26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群测群防员的专业素养和防灾意识。
“人防+技防”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为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范群测群防一线作用,年内对全县各级群测群防员进行了全面更新,坚持做到定岗定责,为各自辖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2025年5月15日至5月31日,督促青海中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居安勘测有限公司对全县5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295套预警监测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调试。对雨量计、位移计、视频监控等设备进行校准与检修,保障监测数据准确、及时。通过各级群测群防员和检测设备的共同监测,为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监测预警能力。
“预案+演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门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群测群防员职责分工,详细标注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监测预警设备分布情况,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指导。积极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优化完善了乡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村级一页纸预案,明确了预警发布人、撤离路线、避险安置点等关键环节,同时在重点隐患点和矿山企业组织开展了防灾避险演练,通过演练,让隐患点受威胁群众明白了灾害发生时,该听谁指挥、该如何转移撤离、该往何处转移、该怎么自救等防灾减灾救灾知识。